大學四年,是我們最寶貴的4年光陰。到底是應該用來好好讀書,還是兼職賺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一個很現(xiàn)實的話題了。
很清晰地知道,我們多年苦讀,上大學,是為了大學里學到更專業(yè)更系統(tǒng)的知識。
更清晰而現(xiàn)實地清楚,讀大學,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服務,為了自己將來能過得更好一點,更舒服一些,無論是物質(zhì)還是精神方面。
很大程度上,錢影響了你現(xiàn)在以及將來,生活的舒適程度。
甚至,很多時候,錢的多少直接影響了你的底氣,決定了你是否有對這個世界說“不”的權利。
我并不想在學生時期便過分夸大錢的效用。
但是作為一個思維健全的成年人,我們都十分清楚,錢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可以將很多美好的東西劃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可以在心情煩悶時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毫無顧忌地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
有人說,錢買不來快樂。假設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不得不說,錢可以讓你更舒服。
可是,賺錢勢必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而大學里的課程,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比較難的,如果想要較為精通你的專業(yè)課,也必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那么,大學里,究竟更應該專注于學業(yè)還是賺錢呢?
▼
大學時候,班上有個男生,成績不是很突出,還經(jīng)常曠課。也許是他感覺真的對大學專業(yè)不感興趣,或者說是因為經(jīng)濟上遇到了難題,因為有幾次開口跟我借錢,說沒錢生活了。再后來,他曠課的時間越來越頻繁,到最后很少看到他在教室出沒,只有到晚上才能在宿舍看到他的身影。
在一次閑聊中,了解到他的近況才發(fā)現(xiàn),之所以他會經(jīng)常曠課,原來是做起了全職代理,專門給廣電臺發(fā)宣傳單,并倒賣各種綜藝節(jié)目的門票為主,從中賺取利潤為生。
其實,我并不是瞧不起他,反而覺得他能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勤勞而改變當前的狀況,還是值得表揚的。但在一次偶然間,我問及他對今后的人生有什么規(guī)劃時,我看到了他迷茫的眼神,只聽他說先這樣做著吧,未來如何還沒有明確的打算。
其實,這是很可怕的。
我不知道他具體可以賺多少錢,但我知道,他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獨立,而且,偶爾會和同學們?nèi)ベF的餐廳吃飯,會經(jīng)常曠課去其他城市旅游。
但是,物極必反。
他掛科了,不止一科,幾乎是每一科。
長時間對賺錢的過度癡迷,導致他無法安安靜靜坐下來看會兒書,即使在期末復習階段。
怎么說呢?他自己賺錢養(yǎng)活自己很棒,但是,得不償失。
李尚龍曾在《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一書中說道,“你雖然沒有感覺,但是你現(xiàn)在做的這些東西就隱隱約約的決定著你的未來。”
深以為然。
20多歲做的事情最和自己的將來息息相關。
出了學校進入社會之后,我們終其一生,都會為錢而忙碌著,何必早早地讓自己身陷于這些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絲一毫幫助的事情中呢?
所以啊,如果不是迫于生計,不是真的喜歡,不是和自己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相關,這些兼職,真的沒意義。
我并不是看不起那些100塊錢一天發(fā)傳單或者端盤子的兼職,我認為,每一個靠自己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只是,這些短時間的并不長遠的利益,周圍人的鼓吹,很容易讓你陷入一個自嗨的境地,會讓你對自己做出一個錯誤的判斷,會讓你出現(xiàn)感覺自己很努力,感覺自己很勵志的假象。
溫水煮青蛙,本同末離。
上學期間,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做更多的對你意義并不大的兼職,真的不如在圖書館安安靜靜地看一下午書,去健身房去操場大汗淋漓地運動一場,約三五好友談談心增進增進感情。
大學期間,究竟應該專注于賺錢還是應該專注于學業(yè)?
其實,這個問題本無解,學業(yè)和賺錢并不矛盾。因為,你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就在給自己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