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正值暑期,很多大學生開啟暑期打工模式。他們的薪酬待遇如何呢?都市時報發(fā)起的《大學生兼職調(diào)查問卷》顯示,工資高低是他們關心的首要問題,其次是安全性和合法性。而且,71.9%的受訪大學生暑期打工的薪酬,低于昆明市最低小時工資標準14元/小時。
超七成受訪大學生選擇暑期打工
本次共發(fā)出120份調(diào)查問卷,有效問卷111份。問卷顯示,受訪的89位大學生都有過有過暑期打工的經(jīng)歷,其比例高達74.8%。
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如今大學生做兼職的頻率和人次比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已經(jīng)翻了幾個倍。
大學生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都是為了貼補家用,或是勤工儉學。那時,可選擇的工種也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家教、學校等。
如今,大學生兼職的項目可謂豐富多彩。從常見的促銷、發(fā)傳單、服務員、家教,到不常見的淘寶客服、禮儀模特……囊括很多行業(yè)的多個類別。而大學生暑期打工也不再是單純的貼補生活費,已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鍛煉個人能力、社交能力的一種方式。而且,大學生入校后都有一個社會實踐本,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或者每年度要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每實踐一次,都要由實踐單位或公司蓋章寫評語,是要記入學分的。
遭拖欠工資、被中介欺騙很常見
7月21日,都市時報報道的“大學生小房暑期打工被騙刷1萬多元”的消息引發(fā)關注。跟小房一樣,很多大學生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中介或者不良商家利用大學生不諳世事,變著花樣“下套”。最終不僅沒掙到錢,甚至還得倒貼。
填寫調(diào)查問卷的學生來自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工商學院等多個高校,僅有37.1%的大學生暑期打工很順利,其余都多少遭遇過各種問題。其中,拖欠薪酬和遭中介欺騙最普遍。
云南大學大四的學生小楊今年7月在一二一大街一家餐館做兼職,每天飯點前去餐館做服務員,原本與老板說好是每小時15元,每天4小時?傻人嬲鰸M30天,老板卻稱“工資只能兩個月一結(jié)”。“我應聘的時候已經(jīng)明確跟老板說明,自己只能做一個月的。”他說,最終自己只拿到了1500元。
僅有兩成大學生對薪酬滿意
調(diào)查問卷顯示,對薪酬滿意的只占20.2%。
根據(jù)云南省人社廳印發(fā)的最新的《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調(diào)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云南省一、二、三類地區(qū)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4元、13元、12元,月最低工資標準則分別為1570元、1400元、1180元。這個通知自2015年9月1日起開始執(zhí)行,昆明五華區(qū)、盤龍區(qū)、西山區(qū)、官渡區(qū)、呈貢區(qū)和安寧市、嵩明縣都屬于一類地區(qū)。
調(diào)查問卷顯示:大學生暑期打工的平均薪酬在7元/小時的占14.6%,每小時7-14元(不包含14元)的占57.3%。也就是說,71.9%的大學生暑期打工賺取的薪酬的還沒達到昆明的最低工資標準。
對此,云南某高校一位老師稱,學生沒有意識主動要求提高工資標準,很多商家也就鉆空子專門聘請大學生兼職,以降低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