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生刷單負債百萬事件引起了不少網(wǎng)友的關注。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7月22日上午,爆料人在微博上發(fā)文稱,有非大學生的社會人士召集了部分學生,以提供一兩百元報酬為條件,通過學生代理,向大量在校學生借用身份信息,發(fā)生校園安全事件,以他們的名義在分期支付軟件上刷單買手機、借款,隨后,定期打錢給學生還“月供”。
大學生借款騙局
誰知,近日學生代理突然通知他們,負責給錢的上家資金出現(xiàn)問題,F(xiàn)在債主頻頻催款。據(jù)介紹,共有200多名大學生受牽連,涉及金額近百萬元。目前,此事已引起鎮(zhèn)江市公安局的重視,轄區(qū)派出所正在調(diào)查。
如今社會大學生社會經(jīng)驗欠缺,容易上當受騙,大學生應該多點防備心理與常識,那么常見的大學生兼職陷阱有哪些呢?
陷阱一:誘騙學生前來咨詢
月掙3000-4000元,免收費用”“廣東、浙江掙高工資”“干一天至少80元或至少100元”……這是很多中介在向?qū)W生做宣傳時的“重要”信息,殊不知這里就藏著許多漏洞。
中介主要是抓住學生暑期兼職想掙錢的心態(tài),用“高薪”進行誘惑;而“免收費用”的承諾則是為了降低學生的戒備心理,誘騙學生上門前來咨詢。
陷阱二:巧立名目收取費用與押金
當學生上門來咨詢后,中介又立即換上了一副嘴臉,想方設法讓學生多交錢。有許多受騙學生曝料,被收取了檔案費、定崗費、辦理假證費、會員費、服裝費等等各種名目的費用或押金。
如果有學生不交怎么辦呢?中介仍然有招。要么說,“崗位有要求不做體檢,不買服裝進不了”,要么就說,“不要在乎這點錢,工作很輕松,工資很高,很容易就能把這些費用掙回來”。如果學生仍不放心,中介便許諾“做滿多少天后就退回”,并且會給學生進行洗腦,誘騙學生放心交錢。
陷阱三:拖發(fā)或暗中克扣或不發(fā)工資
校園貸
即便到達工作地點,不少同學反映工作內(nèi)容同樣隨意變動,工資跟中介先前承諾差距太大,并且拖欠了好久才到手。領不到工資的現(xiàn)象也有不少。有學生網(wǎng)友稱今年春節(jié)期間,談好過年7天雙倍工資,結(jié)果就只算了法定的3天工資。此外,還有中介暗中克扣工資、不發(fā)工資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