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在校兼職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他們身處校園,最容易從校園生活中找到創(chuàng)業(yè)的靈感,做兼職老師、微信代購、職業(yè)經(jīng)紀人等等,他們在一邊學習的過程中,也嗅到了商機。那么,這些大學生是如何在校園里從事兼職工作的,這些工作又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收獲呢?就此情況,記者進行了走訪調(diào)查。
“特殊”家教:校園熱門新職業(yè)
小靳是省城某高校的一名大四學生,在大學階段她嘗試做過很多兼職,希望能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目前,小靳從事的是幫助小學生輔導作業(yè)的兼職工作,她說,好多大學生現(xiàn)在都選擇做這個“特殊”的家教。
10月23日下午5時,記者跟隨小靳來到太原市某輔導學校,這里是她工作的地方。在與她的聊天中,記者對這個“特殊”的家教行業(yè)進行了一些了解。這一行業(yè)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個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家教工作,輔導老師只負責輔導小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yè)。
據(jù)該校校長介紹,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找一對一的家教來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們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從作業(yè)反饋的情況中及時對孩子當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小靳告訴記者,她每天下午都會進行一對一家教,負責輔導四年級小學生的家庭作業(yè);旧弦恢芄ぷ魑逄,每天的工作量是兩個小時。小靳在此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時間,工資按小時算,月收入800元左右。
雖然收入不多,但小靳很開心。她說:“由于這份工作具有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工作時間也比較合理,所以不會耽誤正常的上課時間。雖然工資不高,但每天和小朋友們在一起,不需要接觸太復雜的事物,相比較而言,這種工作還是很輕松的,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這份兼職。”
提起小靳的“教學之路”,她的話匣子便打開了。小靳告訴記者,輔導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業(yè),一般不需要提前備課。“由于都是簡單的基礎知識,教小學生還是比較容易。”
小靳還特別強調(diào),作為一名老師來講,溝通很重要。由于小朋友本能地會對老師有一種抗拒心理,所以她不能用嚴厲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而要使用“賞識教育”的方法進行輔導。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及時地把學生當天做作業(yè)的情況反饋給家長。
談起她為何選擇在校期間做兼職,小靳說:“起初是通過朋友介紹來到這里做輔導老師,每天從學校來這邊路途遠,坐車也不方便,的確很辛苦,但時間長了,也覺得很值。在這里,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溝通,還積累了社會經(jīng)驗,對將來步入社會是有好處的。”
賣手機殼:大學生月入3000元
“我覺得這個手機殼和你的手機特別配套。如果不滿意的話,你再看看這個。”10月21日晚8時,在太原市某夜市,一位正在幫顧客挑選手機殼的女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經(jīng)與該女孩聊天,記者得知她叫段安琪,是省城某高校的一名大四學生,而她在此賣手機殼已有3年的時間,每月的收入有3000元左右。
提起她的“經(jīng)商之路”,段安琪告訴記者,由于目前蘋果手機的用戶群體眾多,手機殼的花樣繁多,市場廣闊,所以她賣的商品大多數(shù)都是蘋果手機的周邊產(chǎn)品,利潤也相當可觀。
談起她為何選擇在校期間做生意,段安琪說:“我只是想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增加一些社會閱歷。”
起初段安琪也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淘寶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了手機殼。由于手機殼投資小,風險低,很適合最初創(chuàng)業(yè)的人們,就這樣,她的小攤就這樣做了起來。
提起第一次擺攤的經(jīng)歷,至今令段安琪記憶猶新。“第一次擺攤的時候環(huán)境比較簡陋,也很害羞,總認為別人都在看我,不敢推銷手機殼。”慢慢地,段安琪才積累起了擺地攤的經(jīng)驗。
第一次成功推銷出去手機殼,使得段安琪非常激動,雖然沒掙多少錢,但她覺得這是成功的開始。如今,段安琪擺攤已有三年時間,一些老顧客與她還成為了朋友,替她拉來不少新的顧客,客人們都親切地叫她“angel”。段安琪幽默地告訴記者,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擺攤的“老前輩”了。
現(xiàn)在,段安琪是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大四的學生,說到學業(yè)和兼職兩者之前如何權衡的問題,段安琪說,她擺攤的時間一般是下午6時左右,白天不會耽誤學習,如果出現(xiàn)兩者相沖突的情況,她還是以學業(yè)為主。由于她的進貨渠道主要是在網(wǎng)上,所以學習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
談到以后的兼職,段安琪說:“目前手機更新?lián)Q代比較快,特別是蘋果手機的周邊產(chǎn)品非常受大家的青睞,消費者的需求量大,市場自然也就打開了,所以我會繼續(xù)賣手機殼。”記者看到,安琪的小攤不光賣蘋果產(chǎn)品的殼,三星和小米手機的殼都已成為她售賣的商品。她說,如果畢業(yè)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真的開一個屬于自己的手機配件店。
校園職業(yè)經(jīng)紀人:月賺2000多元
“我按照大家的課程做了一份下周的‘排班表’,周三11:00-15:00,王華帶隊婚慶小提琴演奏;周五14:00-16:00,趙清帶隊服裝SHOW……”見到小茹的時候,她正在給自己的團隊開會,安排下周人員兼職的時間。
小茹是山西太原某大學的大三學生,由于身高占優(yōu)勢,剛上大一不是被學院老師派去做校園活動禮儀,就是被學姐們看中選去為一些品牌做模特,尤其是兼職每周總有三四百元進賬。一次偶然的機會,小茹做起了職業(yè)經(jīng)紀人。“那天約好了一個走秀,可是突然家里有事,于是我找到一個同學頂替我。后來那個同學走完秀,回來把報酬分了我一半,說是因為我介紹的她才賺到錢,我一聽就覺得介紹工作這活兒也不錯,輕松賺錢。后來我給自己的工作起了個體面的名字,就叫經(jīng)紀人。”
小茹確定自己經(jīng)紀人的身份后,就開始給客戶打電話。“大二一開學就開始接單,但第一個月人們半信半疑,一共接到四個單子,我每個單子抽10%-30%不等的費用,第一個月下來一共賺了500元。”小茹知道這500元完全比不上自己“跑場”一個月賺得多,于是小茹自己印了名片,跑去婚慶公司發(fā),有時還跑到商場發(fā)給各品牌店長介紹自己。在學校里她會跑到音樂學院,說自己可以為他們找到兼職,在校園里見到身材好的男、女生,也都會發(fā)名片。“這個方法還真管用,真的有很多同學給我發(fā)短信、打電話介紹自己的特長和想做的兼職。”第三個月,小茹賺了2000多元,這是自己“生意”擴大的象征,恰恰也讓小茹力不從心。于是,小茹組建了自己的3人團隊:自己負責管賬;一舍友負責帶隊;另一舍友負責排班。“有了團隊,我們的生意就多了起來,但并不代表我們就掙得多,因為3個人一分,平均每人每月還是2000多,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大二一年,小茹在學校有了名氣,大家有時會叫她茹總,她欣然接受。
大三到了,團隊一舍友準備考研,一舍友準備考公務員,小茹也在考慮自己將來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就在學校附近租個房子,再招募兩三個大學生,繼續(xù)我的經(jīng)紀人職業(yè),手里的資源總不能浪費了吧!”小茹向往著說道。
微信代購:每兩三天售出一款產(chǎn)品
如今,只要一打開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品牌代購刷屏,不少嗅覺靈敏的商家都在利用微信做生意,當然,作為微信主要用戶群之一的大學生更不能“逃脫”這個大潮,邊上學的同時,每月也能有千元以上的收入。
“微信代購不影響學習,輕輕松松就能掙到錢,學校的生活費問題就解決了。”現(xiàn)就讀于太原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小楊表示,他主做的是化妝品代購,經(jīng)常在朋友圈中更新產(chǎn)品圖片,然后聯(lián)系貨源。據(jù)小楊介紹,做微信代購重要的是有可靠的貨源,產(chǎn)品也主要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痪品牌。“從去年開始,我就在朋友圈里發(fā)布產(chǎn)品信息。由于朋友們的捧場,間斷性地每兩三天就能售出一款產(chǎn)品,如此下來,自己的微信代購兼職工作就做起來了。每天時不時地拿起手機看自己的微信,這已經(jīng)成為習慣了。記得,一開始讓我代購產(chǎn)品的多是好朋友,逐漸地,朋友再帶朋友,如今,這份兼職工作的月收入已經(jīng)在千元以上了,日常生活開銷已經(jīng)足夠了。”
同樣從事微信代購的學生小侯,是山西大學文學院研三的學生,自今年年初她做微信代購以來,已經(jīng)嘗到了甜頭,不僅每個月能有上千元收入,還鍛煉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小侯說,通常,會將自己要賣的產(chǎn)品在微信圈轉(zhuǎn)發(fā)兩三次,才會有一個人購買。“畢竟自己周圍都是學生,經(jīng)濟來源有限,所以,相對很多社會人士,我們學生做微信代購做得還不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