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拿工資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類了,聊聊適合普通人下班后賺錢的幾個思路吧。可單獨使用,更可搭配組合。
1、技能變現(xiàn)
寫稿、培訓(比如教器樂、棋類、書法、繪畫)、翻譯、攝影等。因為我本職關系,周圍兼職開發(fā)和UI的朋友也不少。
賣技能的優(yōu)勢在于“性價比高”。
什么意思呢?
起步快,越專業(yè)越容易接到活兒,相比純苦力活,收入通常也不差,同時對自身技能也算個磨煉,瓶頸自然也有:一個人時間和精力有限,可能很快就摸到天花板。
拿寫稿來說。
公眾號或社區(qū)平臺有招簽約作者,以及豆瓣稿費銀行、專門發(fā)布約稿信息的公眾號,常見的200-500元/每篇,要求高些的1000元以上(有些是按照閱讀量的階梯稿費制)。如果約稿方對你的文章比較滿意,就有長期約稿或推薦新的合作機會。
培訓、攝影、圖片/視頻制作同樣如此。
這類兼職在
招聘網(wǎng)站上不少。一開始或許收入不多,但如果你技能過硬、口碑夠好,機會將不斷浮出水面并向你聚攏。
尤其培訓類,口碑效應顯著。
適合上班族的副業(yè),只要掌握這四點,收入翻倍!
之前有人問:“我很希望靠XX賺錢,可做不好怎么辦?”
方法很簡單:花錢學。
給自己1個月,死命花錢死命學,等你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時說明基本上路了。
這不算難事。
因為學的過程中,你不僅僅學到技能,往往還接觸到可變現(xiàn)的平臺。就像很多寫作課,都會介紹不同投稿資源以及提高過稿率的方法。從易到難,任君選擇。
不怕技能差,就怕人太懶。
2、內容變現(xiàn)
分為兩種:“快”與“慢”。
快速內容變現(xiàn):在線課程、直播課等。
許多人對“課程”兩個字存在誤區(qū),認為必須是牛X的、高大上的、極具專業(yè)性的。
事實上,只要你某一點比普通人厲害一丟丟,足以傳道授課解惑也。
我一朋友做了一節(jié)夾娃娃微課,9.9元,賣出去1000多份;另外一位前同事是游戲達人,開了一門介紹某款游戲通關策略的直播課,當我們知道價格29元的課程居然有300多人付費報名時,都覺得匪夷所思。
瞧見沒?只要是“你知道而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知識,都具備賺錢的潛力。
積累型內容變現(xiàn):公眾號,知乎,抖音等。
最大特點是,前期搭建慢,但未來勢能迭加快(也就是我以前提到的“建管道”)。
任何流量型的平臺都遵循指數(shù)增長模式,甚至有對應的運營套路。
舉個例子。
一篇公眾號10W+的爆文放到今日頭條上,或許不過幾百個點閱;一位寫作能力一般+高頻更新+了解算法推薦邏輯+擅長抓標題和關鍵字的自媒體,沒準是今日頭條大V。
市面上有些專門教如何針對某個平臺寫爆文的課程,加以挖掘,比你埋頭苦寫要有效得多。
別擔心以什么方式賺錢,只要臺子搭起來了,自然有目光聚攏,錢也隨之而來。廣告、電商、付費社群、咨詢……越到后期,越會發(fā)現(xiàn)玩法多樣。
持續(xù)做好,這是“積累型”內容變現(xiàn)的重要條件。
3、銷售變現(xiàn)
基于信息差,左手商品,右手客戶。
有位小伙伴利用老家是獼猴桃產(chǎn)地這一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一箱雖只賺幾元,賣了1個多月有了近4000元錢的進賬。因為這種獼猴桃只有她家鄉(xiāng)才有,她不僅了解其口感、品質、生長過程,連管理果林的人都認識。
不需要額外花時間去了解、去試錯、對品質非常有把握,這類信息源就很優(yōu)質。
經(jīng)常有人說,我啥資源都沒有啊能賣啥?
那么,可考慮分銷培訓課、旅游產(chǎn)品等服務類商品。
像培訓課,有人從你鏈接購買課程,即可得到10%-70%的返傭。
適合上班族的副業(yè),只要掌握這四點,收入翻倍!
坦白講,大多數(shù)人對身邊的獨特資源并未充分發(fā)現(xiàn)與挖掘,一想到需要做12345才能賺點兒錢,立馬甩袖子不干了。
于是與這條賺錢之路擦肩而過,蠻可惜的。
不如拿出一張紙好好列出后篩選,沒準有意外驚喜。
4、勞力變現(xiàn)
端盤子、送快遞、送外賣等,俗稱辛苦錢。
什么時候適合做這種工作呢?
當你的時間價值很低時。比如學生時期,時間一大把,技能水平也相對有限,拿時間換錢無可厚非。又比如一時半會沒想到做什么,可先賣勞力作為收入源,短暫過渡。
然而,劣勢顯而易見:
你今天搬磚賺100,三年后還只能搬磚,還只是賺100。與此同時,隨著時間增長你的體力逐漸走下坡,勞力:金錢=1:1的兌換方式將成為收入上升的一條加粗紅線。
苦力錢的定義:時薪低+除了錢什么都沒得到。
誠然,勞動無貴賤之分,但長期以勞力變現(xiàn),一方面低廉薪資很難讓你的生活開花結果,另一方面,缺少可累積之物,哪天不想做了才發(fā)現(xiàn),已無其他依靠的謀生手段,異常被動。
最后
有人說,下班后賺錢的文章一大堆,我看了很多還是賺不到,騙人的吧?
臨公子認為呢,多數(shù)人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把“下班后”當做“上班時”。
你要拿出對待本職工作的勁頭,任意抽出一種路子都能大大提高變現(xiàn)的速度。
你認真想想,上班的本質,是不是也以這幾種方式為主?
其實在我眼里,下班后賺錢不僅僅是增加1份或N份收入,未來是個“超職場時代”,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多種身份。
斜杠青年也好,自由職業(yè)也罷,“一個人即一家公司”,真的前所未有地觸手可及。
多一種獲得收入的方式,意味著你多一種生活可能性。So,試試看,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