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進入8月,很快又將看到莘莘學子拿著錄取通知書,走進大學殿堂的溫馨景象。
然而,對于家庭貧困的學子而言,求學比旁人更多了些坎坷和煎熬,數(shù)千元的學費成為求學路上的一大難題。
我們不愿見到他們因貧寒而與大學失之交臂,于是,珠江時報讀者慈善基金“慈善助學愛心圓夢”行動今年再度啟程,將出資3萬元資助10名困難學子。
請大家一起幫忙尋找身邊的寒門學子,同時也期盼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伸出援助之手,為貧困學子奉獻一份愛心,幫助他們圓大學夢。
每年暑假就是家住桂城的朱叔最焦慮的時候,馬上又要交學費了,家里三胞胎兄妹的學費還沒有著落。
朱先生共有4個孩子,大女兒已經(jīng)工作,還有三胞胎兄妹正在讀書。一家五口僅靠朱叔微薄的退休金和大女兒2000元的工資生活。兩年前,三胞胎中的兩個女兒阿晴和阿文都考上大學,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情,然而學費卻成了這個家庭的最大負擔。
姐妹雙雙考上本科
兩年前,阿晴和阿文念高三,面對貧寒的家境,姐妹倆心里很是不安。為了讓姐妹倆安心讀書,朱叔向姐妹倆保證,“只要你們考上本科,我用盡一切辦法籌學費。”姐妹倆也不負父親的厚望,雙雙考上本科,阿晴考上佛山科技學院,阿文考上廣州白云學院。
為了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朱叔四處找工作,但是因為年紀大,招聘單位都拒絕聘請他。
周末打工賺生活費
從高中起,阿晴阿文每個假期都
外出打工,有時周末也打鐘點工幫補家用。“超市促銷工資高一點,大概100多塊錢一天,這就是下一周的生活費了。”阿晴說。
雖然家境不佳,但是阿晴和阿文都很爭氣,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朱叔說,兩個女兒的學習都不用自己操心,阿晴讀的是地理資源環(huán)境專業(yè),還加入老師的課題研究小組。由于成績優(yōu)秀,這個學期她還獲得了獎學金。
這個暑假,姐妹倆四處找兼職。阿晴在桂城街道實習,阿文在超市收銀。阿晴說,雖然實習收入不多,但是專業(yè)對口,對自己將來的就業(yè)很有幫助。
“無論怎么樣,我都要想辦法供她們讀書,我總是教育她們要勤懇讀書,也希望她們能讀完大學之后,報答社會。”朱叔說,平時兩個女兒也熱心公益事業(yè),常常參加義務(wù)獻血和義工活動,希望她們學成之后能回報社會。